产品方案

重视产蛋后期蛋壳质量下降问题,实施综合改善方案

作者:正源大地资深高级技术政委魏永正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08

“货卖一张皮”,蛋壳质量直接决定了鸡蛋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。产蛋后期(通常指400日龄后)蛋壳质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难题,根本原因在于老龄蛋鸡生理机能衰退,并叠加了营养、管理、疾病等多重因素。以下是详细的原因剖析和改善措施。

 
核心原因深度解析

1
生理性老化(根本原因)
 
 

钙质代谢效率降低:老龄鸡对饲料中钙的吸收和转化能力下降。产蛋所需的钙主要来自饲料和骨骼动员(髓骨),但两者效率均随日龄增长而降低。

生殖系统机能衰退:输卵管,特别是蛋壳腺(子宫部)功能减退。分泌蛋壳基质和钙化的能力减弱,导致蛋壳变薄、结构不均。

气血不足:从中兽医角度,老龄鸡“肝肾不足,气血亏虚”。肝是营养代谢和解毒中心,肾与钙磷代谢密切相关,功能衰退直接影响蛋壳形成。

2
营养因素
 
 

钙、磷比例与形态:后期需要更高水平的钙(通常需超过4%),但磷含量不宜过高。钙源(石粉)的粒度过细会快速通过消化道,采用大颗粒石粉(1-3mm)可延长在肌胃中的停留时间,提高夜间钙的吸收利用率(夜间是蛋壳钙化主要时期)。

维生素D3缺乏:VD3是钙磷吸收和代谢的关键载体,缺乏直接导致钙吸收障碍。

微量元素与维生素:锰、锌、铜等微量元素是形成蛋壳基质的关键酶组成部分。维生素C有助于抗应激和改善蛋壳质量。 

3
疾病与毒素因素
 
 
生殖系统疾病

滑液囊支原体(MS):公认的“蛋壳质量杀手”,严重破坏蛋壳腺功能,导致沙皮蛋、水纹蛋、薄壳蛋。

②传支(IB):特别是生殖型毒株,会永久性损伤输卵管,导致分泌功能异常。

肝肠健康受损

①霉菌毒素:黄曲霉毒素、赭曲霉毒素等造成肝脏严重损伤(肝硬化、橡皮肝),影响维生素D3的活化及钙磷代谢。

②肠炎、球虫:破坏肠道黏膜,导致钙、磷、VD等营养物质吸收不良,同时内毒素易位加重肝脏负担。

③其他疾病:任何导致发烧的疾病都会影响蛋壳腺功能。

4
管理与环境因素
 
 

热应激(中暑):高温是巨大应激,鸡群采食量下降,导致钙摄入不足;同时呼吸性碱中毒会破坏血液钙磷平衡,直接抑制蛋壳形成。

药物使用不当:长期或超量使用对肝肾有损伤的药物(如某些磺胺类、驱虫药),会损害解毒和代谢器官。

滥用添加剂:长期添加质量不明的吸附剂(如含重金属的蒙脱石)、发酵产品(可能含杂菌毒素),会造成慢性中毒。

综合改善方案:系统性的“保肝护肠强生殖”策略

单一措施很难解决问题,必须采取综合方案。

1
营养调控是基础
 
 
调整钙源与含量

400天后逐步提高钙含量至4.0%-4.5%。必须使用2/3大颗粒石粉(牡蛎壳) + 1/3细石粉,确保夜间钙源持续供应。

补充关键营养素

①优质维生素:加倍补充维生素AD3浓鱼肝油粉)、维生素C及复合多维(浓缩金维素)。

②微量元素:检查预混料中锰、锌、铜的含量是否充足,必要时额外补充。

③控制能量脂肪:避免过量添加油脂,防止脂肪肝影响肝功能。

2
肝肠健康是核心
 
 

全程严格控霉:从原料源头控制,使用优质玉米、豆粕。饲料中添加高效可靠的霉菌毒素吸附剂(选择能同时吸附黄曲霉毒素、赭曲霉毒素等的产品,如制霉独净),而非普通的蒙脱石。

定期保肝解毒:定期使用保肝类药物(如肝福,保肝利肾口服液等),促进肝细胞再生,增强解毒功能。

维护肠道健康:防控球虫和坏死性肠炎。可使用益生菌、丁酸钠,或四味穿心莲散、常山翁口服液(驱球止痢合剂)等产品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和黏膜健康,确保营养吸收。

3
疾病精准防控是关键
 
 

重点防控MS和IB:雏鸡阶段做好MS和IB的免疫接种是根本。开产前净化MS,产蛋期一旦发现疑似病例,应谨慎选择对产蛋无影响且无药残的药物进行干预。

科学用药: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损伤肝肾的药物。用药时注意配伍禁忌,并遵循足量足疗程原则,防止耐药性。

补气养血:高产蛋鸡耗费气血,注重补气血是减少疾病发生,提高鸡群免疫力,延缓衰老,提高生产性能的关键措施。如定期使用芪芍增免散,正源大芪芍(黄芪多糖口服液)等。 

4
环境与管理是保障
 
 

有效防热应激:夏季通过水帘、风机、喷雾、遮阳等措施有效降温,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瓜霜VC、小苏打、电解质等抗应激剂。

减少应激:保持环境稳定,避免突然的噪音、换料、惊群等应激。

5
终极方案:强制换羽
 
 

对于高产但蛋壳质量急剧下降的鸡群,强制换羽是一个有效的经济手段。

优点:能显著改善换羽后蛋壳质量,延长产蛋周期。

缺点:风险高(有死亡率),需要极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,且鸡群在换羽期间会停产。实施前必须充分评估鸡群健康状况、市场蛋价和成本收益。

产蛋后期蛋壳质量差是生理老化为基础,营养吸收(肠)、物质代谢(肝)、蛋壳形成(生殖系统) 三个环节功能下降的综合结果。

因此,解决方案必须是系统性的:

1、前期打好基础(做好MS、IB免疫,养好雏鸡青年鸡)。

2、中期精准营养(提供均衡日粮,用好钙源)。

3、后期保健维护(保肝、护肠、抗应激、防疾病)。

4、最终决策(根据鸡群状况和市场行情,评估是否进行强制换羽)。

通过以上综合管理措施,可以最大程度地缓解产蛋后期蛋壳质量问题,提升养殖效益。